日期: 2021-07-29 来源: 紫荆
文 | 钟海明
武医源于中医理论
提起「武医」二字,人们自然都会联想到「武术」与「中医」,即传统文化的「武道」和「医道」。其实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医、武不分家」和「武、医同源」的说法。传统「武医」如同「道医」、「藏医」、「苗医」一样,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传统「武医」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医源于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是结合因练武造成各类损伤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医学方法的一门技艺,也是由人类对原始本能规律归纳积累而形成的。通常有多年习武经验的人都能掌握一定的治疗跌打损伤和正骨按摩的技法。
激发人体自我恢复的本能
传统武医博大精深。从武功修炼、自身整体调理,到古朴技法,皆顺应自然,不打针、不吃药的外治疗法。传统武医是一门经验性极强的临床医学。在「治养结合,养练结合」的指导下,可广泛应用于现代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是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也可称之为自然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治疗方式灵活多样,效果显著,在伤科治疗中占著重要地位。中医外治法是中国民间医术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传统武医的根本。
著名武术家吴斌楼先生(1898-1977)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明确提出了「武术讲三术,即:技术(技击)、医术和艺术」的理念。正是由于武术中的技术与医术内在的融合使得传统武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然而,随著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和健康的重视,传统武医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健康理念和生活平台。一个融合了传统中医武医和运动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新型学科——武医健康养生学应运而生了。
武医健康养生学脱胎于传统武医,其基础理论依然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其调理方法注重以多种形式的经络调理为主要手段。武医健康养生学在调理与健康理念上,更加突出和强调回归自然,注重充分激发和调动人体自我恢复健康的本能与潜力。
调理经络,改善人体气血
著名的养生学家朱鹤亭先生曾经提出「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珍贵的是健康,健康最可贵的是养生。无可贵的养生,难得珍贵的健康;无珍贵的健康,难得可贵的生命。」可见健康与养生对人生最为宝贵的生命的重要。而在传统中医和武医基础上形成的武医健康养生学的理念,则是指导人们科学养生的科学体系,其中的各种方法则是经过科学筛选印证有效,生活中简便易行的方法。
其中,最核心的调理方法和理论就是依据人体全身经络穴位的各种调理法,通过调理经络,调动改善人体的气血,从而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在武医健康养生学科中把这些调理方法分为:主动型经络调理法和被动型经络调理法。两类调理方法相互依存并举正是健康养生的最佳状态,收效更加明显。
主动型与被动型经络调理
武医健康养生中的主动型经络调理是指调理者采用具有以传统导引吐纳功能的各类养生功法(如,养生桩、六字诀、行功、易筋经、功法瑜伽和太极拳等等),以及自我循经推拿按摩和自我捶疗、拍打等调理手段,调动自身体内的潜力功能和能量,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和呼吸及心肺系统,从而达到身体的康复与健康养生的作用。
被动型经络调理则是指在自身进行自我调理难以实施的条件下,需要借助武医经络调理师采用循经推拿、捶疗、整脊、小儿推拿、梅花针法、灸法等多种以外治为主的经络调理手段,帮助被调理者进行全面的调理,从而改善被调理者的经络及气血运作状态,促使其体内潜能得以恢复,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达到康复、保健、养生之目的。
武医健康养生学首度在现代医学中引入并强调了主动调理的概念和方法。无论主动调理法还是被动调理法,其理论都是一致的,其道理简单、直接而有效。
可以说,武医健康养生学中的主动调理方法应该是「上医治未病」的最好方法。如果每个人都拥有这一健康养生理念,掌握相应的基本方法,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会有大批人群不再进入亚健康状态,更是减少疾病的产生。同时可以将被动调理法作为日常身体保健的方法。如同汽车和各种设备都是需要有日常保养和维护的。每当身体身我调理不过来时,经常注意维护保养就可以减少和避免身体不良状态的产生。
因此武医健康与养生不仅要从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和了解他,更要使其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日常运用的健康养生方法。让我们健康、快乐的生活每一天!
(本文刊登自《紫荆养生》2021年夏季刊)